炎炎夏日的高溫
絲毫沒有阻擋
無償獻血者愛的步伐!
“用可以再生的血液,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!”
致敬每一位無償獻血者!
2024年6月14日是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,為助力無償獻血,為血液腫瘤患者播撒希望的種子,6月14-15日,燕達陸道培醫(yī)院聯(lián)合廊坊市中心血站、紅棉公益基金會、晴暖公益及血液腫瘤患者組織淋巴瘤之家、暖白小屋、骨髓瘤之家和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患者組織卡斯特曼之家共同舉辦“稻種計劃”,開展了無償獻血日活動。
眾多社會組織、愛心人士的無償捐獻的血液如涓涓細流匯聚成大愛的江河,正如一位公益組織代表所言:公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,而是很多人都參與做一點點,更有意義。
2023年12月底,陸道培醫(yī)療集團和紅棉公益基金會達成了合作協(xié)議,此次活動也是紅棉公益基金會首次和醫(yī)院以及眾多公益慈善組織合作完成的一次大型獻血活動,實現(xiàn)了京冀兩地互動,燕郊獻血屋與獻血車兩點聯(lián)動,從而最終實現(xiàn)了從最初的招募“百人團”到成功捐獻“百人團”的突破。兩日內累計完成109人次成功捐獻,共計捐獻血小板91個治療單位,全血16700ml。
有肩負全組使命來獻血,也許由于緊張血壓有點偏高,空腹堅持半小時一測,直到中午才合格成功完成捐獻的青年醫(yī)生;有臨時受現(xiàn)場氣氛感染,打電話叫來家屬來獻血的女醫(yī)生、護士長,不得不說,我們醫(yī)院職工的獻血成功率之高,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職工的身體素質過硬。
在獻血的隊伍中,有剛下夜班就趕來獻血的醫(yī)護,醫(yī)院車隊志愿者、保安大哥,有專程從北京趕來燕郊獻血的醫(yī)療輔助人員,有在治療或康復中的患者家屬,有公益組織負責人、律師、教師、大學生······兩天的活動,我們也收獲了滿滿的感動!
在采集全血的醫(yī)院獻血車站點,有剛好來醫(yī)院“大查”趕上活動的患者家屬,還有在血液科化療住院的孩子父母,看到獻血車后臨時決定獻血。
還有華北科技學院、防災科技學院、燕京理工學院的大學生第一次獻血難免緊張,但是他們用內心的善良篤定克服了心理障礙,最終獻血成功。一張張鮮紅的獻血證為他們青春歲月增添了一枚勛章。
TA們說
道培醫(yī)院的員工說:“作為血液病??漆t(yī)院的員工,我們更加懂得血液對患者的重要性,也更加了解血液緊缺對患者的影響,在我們能力范圍之內,獻出一點愛心,能夠幫助到他們,這是生命和希望?!?/p>
晴暖公益秘書長楊麗君說:“能成功獻血是幸福的,說明我們身體健康。”
暖白小屋的十七說:“作為一個移植后7年康復的患者,能成為一名志愿者,為這次活動出一份力,很榮幸,也很感動那么多人關愛血液病群體?!?/p>
一位移植后患者家屬說:“以前不知道血液可以幫助很多在醫(yī)院無助的病人,當我老婆要輸血焦急等待的時候,當我老婆在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等待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時候,我才覺得無償獻血者真的偉大!所以我也要無償獻血!”
社會愛心人士代表說:“能為需要的人送去一份希望,我感到非常的開心!”
他們還說,作為血液病患者家屬,首先要自救,才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,謝謝無名獻血者。
……
在主要采集血小板的燕郊獻血屋,有大學生志愿者,有公益組織負責人,還有下了夜班回家補了“一小覺”,中午頂著烈日前來獻血屋的護士三姐妹……我們的工作人員發(fā)揮聰明才智,動員各種人脈參與報名,冒著高溫在路邊發(fā)宣傳單,宣講無償獻血的意義。大家既是招募者又是志愿者,最終又成為無償獻血者,身份可以轉換,不變的是一顆無私奉獻的愛心。
有愛的人自發(fā)光,公益慈善的光芒因為“稻種計劃”在京冀地區(qū)傳播,“稻種計劃”自此在潮白河畔扎下了根,我們要把無償獻血活動形成常態(tài)化,每一位參與者既是宣傳員也是播種者。今天我們匯聚多方力量再次為血液病患者加油助力,一定會增強他們戰(zhàn)勝病魔的信心。最后感謝活動主辦方、承辦方、贊助企業(yè)、所有的參與者!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,種桃種李種春風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,顆顆種子生根發(fā)芽
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
這是我們的稻田
這是我們夢
……